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在我国大陆师范院校中率先开设的《特殊教育概论》课程从“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人人应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满足个体发展的教育需要”的原理出发,将多学科知识交叉,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教学媒介,从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角度提出改革师资培训的内容从而达到实施素质教育、改造中国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的。
  该课程将特殊教育由传统的残疾儿童的狭义拓展到特殊需要的广义,涵盖了普通学校将近30%左右的学生,对推动普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差生教育、教育教学改革、随班就读等工作意义重大。
  该课程为北京市高校跨校选修课程、北京师范大学跨系选修课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各系专业课程、研究生班课程、心理系特聘课程、心理发展研究所硕士课程班特聘课程、教育管理学院研究生班及校长培训班辅修课程。该课程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师范大学第一届成人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
 

教学目标
    (1)思想观念方面:引导学员全面辨证地认识差异,纠正各种偏见和误解, 认识到对问题儿童进行教育是实施教育民主化(有教无类)、教育科学化(因 材施教)的必由之路;使其了解到问题儿童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可能性和艰 巨性,明确其性质、意义和任务,树立个体间是有差异的、儿童是无辜的、 差异并非不可逾越、教育是缩小差异的唯一途径等正确观念和正确的社会主 义人道主义观、儿童观、人才观、学生观、发展观、教师观和教育观。
  (2)知识方面:使学员掌握差异、儿童问题、咨询、教育诊断等基本概念, 了解各类儿童问题的生理、病理及导致原因、分类等,懂得各类儿童问题的 预防、康复途径与措施,懂得优生、优育、优教的意义及方法。
  (3)理论方面:使学员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影响因素、干预策略以及各类问题儿童咨询与教育的理论。
  (4)技能方面:教给学员一些简单可行的智力、听力、视力的检测方法和评估手段,培养学员与各类"问题儿童"交往的能力,学习一些简单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行为矫治的方法及特殊需要儿童教育教学处理技巧,学会如何在普通班级中照顾到各种特殊需要学生的特殊需要;侧重培养学员查阅各类特殊儿童教育图书资料、网络资源、寻找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以备今后在工作中可更深入地了解与介入。
  (5)实践方面:通过课后见习参观相关教育机构、观摩各类"问题儿童"教育的录像、光盘和反映他们生活的影片,增加感性认识、培养学员对"问题儿童"的感情,鼓励学员参加社会服务、为身边的"问题儿童"服务。
 

学前准备
    1. 看一部反映残疾人生活的电影、电视剧或小说;    
  2. 见习参观当地的特殊教育学校或儿童福利院;
  3. 对当地的一名特殊教育教师进行访谈,了解相关特殊教育实际;
  4. 与身边的一位残疾人谈一次话或交朋友,了解残疾人的实际生活。
 

学法指导
    1. 预习教材,通览全书格局;
  2. 看网上教师讲课;
  3. 思考教师提出的思考题;
  4. 阅读相关辅助材料。
 

重难点分析
    本课程的重点为: 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特殊教育与其它学科发展的相互关系、特殊教育的形式、课程、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理论。
  本课程的难点为:转变过去错误的观念。
 

内容提纲
 

第 一 讲 绪论(3节课)
    一、 教育普及导致教育对象的变化
    二、 教育中对差异的关注
    三、 特殊教育对普通教育的渗透
    四、 国家司法的介入
    五、 教学实践的需要
    六、 国外经验的参照
    七、 人口素质提高的需要
    八、 师资培训机构的努力
    九、 《特殊教育概论》课程的内容
    十、 本课程的安排、学前准备及学习方法

第 二 讲 特殊教育的概念(3节课)
    一、差异的普遍性(表现形式、表现方面)
    二、特殊儿童的概念(广义、狭义)
    三、特殊教育的概念(广义、狭义)
    四、特殊教育与相关学科
    五、特殊教育的意义

第 三 讲 特殊教育观(3节课)
    一、 特殊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二、 医学诊断的终点就是教育的起点
    三、 问题可以通过教育得到补偿和康复
    四、 特殊≠完蛋
    五、 特殊更需要帮助
    六、 平等对待为人道之本
    七、 特殊儿童的两重性

第 四 讲 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3节课)
    一、 西方的特殊教育理论基础
    二、 中国古代的特殊教育理论基础
    三、 中国当代的特殊教育理论基础

第 五 讲 特殊教育的过去(3节课)
    一、 国外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二、 中国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 六 讲 特殊教育的现状(3节课)
    一、 几个发达国家的特殊教育现状
    二、 几个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教育现状
    三、 中国的特殊教育现状

第 七 讲 特殊教育的未来(2节课)
    一、 加强立法,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
    二、 早期干预越来越受重视
    三、 积极推行残疾儿童的融合教育
    四、 家长的参与和家庭教育日益受重视
    五、 对残疾的社会生态学探讨引人注目
    六、 多学科之间合作得到加强

第 八 讲 特殊教育的内容(3节课)
    一、 聋童教育的内容
    二、 盲童教育的内容
    三、 弱智儿童教育的内容

第 九 讲 特殊教育的形式(2节课)
    一、 特殊教育学校
    二、 特殊教育班
    三、 随班就读
    四、 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 十 讲 特殊教育的手段(3节课)
    一、 盲文
    二、 手语

第十一讲 特殊教育的教师(3节课)
    一、 特殊教育教师的作用
    二、 特殊教育教师的条件
    三、 特殊教育教师的与家长的合作
    四、 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

第十二讲 特殊儿童的评估与诊断(3节课)
    一、 特殊儿童评估与诊断的原则
    二、 评估与诊断的内容
    三、 评估与诊断的方法

第十三讲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3节课)
    一、 概念及意义
    二、 早期教育的前提
    三、 早期教育的内容
    四、 早期教育的方法
    五、 早期家庭教育问题

第十四讲 特殊儿童义务教育(2节课)
    一、 概念问题的提出
    二、 现状及存在问题
    三、 国家规划及措施
    四、发展模式

第十五讲 特殊儿童义务教育后教育(3节课)
    一、 残疾人中等以上教育
    二、 残疾人的职业教育
    三、 残疾人的成人及社会教育


    
课时序列
章 节 内 容
01
  第一讲  绪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特殊教育概论?
02
    二、本课程的结构
    三、本课程的目标
    四、本课程的学前准备
    五、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六、总结
    七、思考
03
  第二讲  特殊教育的概念
    一、差异的普遍性
    二、特殊儿童的概念
04
    二、特殊儿童的概念
    三、特殊教育的概念
    四、与特殊教育相关的学科
05
    四、与特殊教育相关的学科
    五、特殊教育的意义
06
  第三讲  特殊教育的基本观念
    一、特殊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07
    二、异常是可以通过教育得到补偿和康复的
    三、特殊并不意味着绝望
08
    四、特殊儿童的两重性
    五、如何对待特殊儿童的态度的价值观
09
    六、如何辨证客观地看待特殊
10
  第四讲  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西方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
11
    二、中国古代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
12
    三、中国当代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
13
  第五讲  特殊教育的过去
    一、国外特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14
    一、国外特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15
    一、国外特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二、中国特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16
    二、中国特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17
  第六讲  特殊教育的现状
    一、几个发达国家的特殊教育现状
18
    一、几个发达国家的特殊教育现状
    二、几个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教育现状
19
    二、几个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教育现状
20
    三、中国的特殊教育现状
21
  第七讲  特殊教育的未来
    一、加强立法,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二、早期干预越来越受重视
22
    三、积极推行多种形式的教育
    四、家长的参与和家庭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五、对残疾的社会生态学探讨引人注目
    六、多学科之间的合作得到和加强
    七、对预防积极关注
    八、教师培训适应新的要求
23
  第八讲  特殊教育的内容
    一、盲童教育的内容
24
    一、盲童教育的内容
25
    二、弱智儿童的教育内容
26
  第九讲  特殊教育的形式
    一、特殊教育学校
27
    二、普通学校附设特殊教育班
    三、随班就读形式
    四、特殊学校、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殊班以及随班就读之间的关系
28
  第十讲  特殊教育的手段
    一、盲文    
29
    一、盲文
30
    二、手语
31
    二、手语
32
  第十一讲  特殊教育教师
    一、特殊教育教师的作用
    二、特殊教师的条件
33
    二、特殊教师的条件
34
  第十二讲  特殊儿童的评估和诊断
    一、特殊儿童评估和诊断所要遵循的原则
    二、评估和诊断的内容
    三、评估和诊断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35
    四、评估和诊断的方法
36
    四、评估和诊断的方法
37
    四、评估和诊断的方法
38
  第十三讲  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
    一、早期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二、早期教育的前提
39
    二、早期教育的前提
40
    二、早期教育的前提
    三、早期教育的内容
41
    三、早期教育的内容
    四、早期教育的方法
42
  第十四讲  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
    一、特殊儿童义务教育问题
    二、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的现状
43
  第十五讲  特殊儿童义务教育后教育
    一、概念
    二、残疾儿童职业教育
    三、中等及其以上的教育
    四、残疾人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