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学前教育评价》属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必修专业课。它以全部学前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主要讲授了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包括概念的界定、历史沿革、主要种类、基本原则等问题;此外,重点讲授的是如何编制学前教育评价方案,从目标的分解形成指标体系,标准的界定形成标准体系,加权的计算形成计量体系三个方面完成了编制方案的系统框架;以及在框架的基础上如何实施评价方案,实施过程中测评心理的调控问题。介绍西方学前教育评价的主要模式和策略,分析、评价其优缺点以及对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意义。
  从世界范围看,真正科学意义上的教育评价的历史不足百年,而系统的研究学前教育评价的历史就更短了。目前为止尚未形成非常完整的体系,仍然需要我们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充实、完善并改进。
 

教学目标
   一、了解西方学前教育评价思潮,对其进行简要评述以及对我国学前教育评价活动的参考价值。
 二、全面掌握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
 三、理解并掌握学前教育评价方案的编制过程。
 四、初步形成运用学前教育评价方案对幼儿、幼儿教师及幼儿园各项活动评价的能力,以及对评价结果进行科学解释的能力。
 

学前准备
   评价的基础是测量和评估,学习本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教育统计学的基本知识。
 

学法指导
  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要求学生对幼儿园工作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尽量利用课程中提供的评价表(格)进行实际操作,从而深化对课程的理解。
 

重难点分析
  本课程的重点是学前教育评价方案的编制、实施及结果解释;难点是对评价资料的统计和分析,难的原因在于前期“教育统计学”知识的储备。因此,为了更好的学习本课程,建议学生复习《教育统计学》。
 

内容提纲
 

第一章 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学前教育评价方案的编制

第三章 学前教育评价方案的实施

第四章 学前教育评价结果的处理

第五章 学前教育评价的误差心理及其调控

第六章 西方学前教育评价思潮研究


课时序列
章 节 内 容
01
第一章 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评价的本质
02
第一节 评价的本质
03
第二节 教育评价的概念及相关概念辨析
04
第二节 教育评价的概念及相关概念辨析
05
第三节 学前教育评价的概念、历史沿革、范围和作用
06
第三节 学前教育评价的概念、历史沿革、范围和作用
07
第四节 学前教育评价的主要种类
08
第五节 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
09
第二章 学前教育评价方案的编制
第一节 分解目标——形成指标体系
10
第一节 分解目标——形成指标体系
11
第一节 分解目标——形成指标体系
12
第二节 界定标准——形成标准体系
13
第二节 界定标准——形成标准体系
14
第二节 界定标准——形成标准体系
15
第三节 加权求和——形成计量体系
16
第三节 加权求和——形成计量体系
17
第四节 学前教育方案的实际编制
18
第三章 学前教育评价方案的实施
第一节 评价的实施过程
19
第二节 搜集评价资料的工具
20
第二节 搜集评价资料的工具
21
第二节 搜集评价资料的工具
22
第三节 学前教育评价的技术
23
第三节 学前教育评价的技术
24
第三节 学前教育评价的技术
25
第三节 学前教育评价的技术
26
第四章 学前教育评价结果的处理
第一节 学前教育评价结果的质量检验
27
第二节 学前教育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
28
第五章 学前教育评价的误差心理及其调控
第一节 被评价者的障碍心理及其调控
29
第一节 被评价者的障碍心理及其调控
30
第二节 评价者的误差心理及其调控
31
第二节 评价者的误差心理及其调控
32
第二节 评价者的误差心理及其调控
33
第六章 西方学前教育评价思潮研究
第一节 行为目标评价模式
34
第二节 CIPP评价模式
35
第三节 目标游离评价模式合对抗式评价模式
第四节 其他评价模式(自学)
36
第五节 西方学前教育评价策略研究
37
学前教育评价考前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