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讨论:摩尔根与近代的“古代社会”

2005:中关村现象

2005,中国因为纺织品出口限额问题与欧洲和美国展开世界博弈。在这个技术附加值最低的品类上,我们可以看到世界近代史一一英国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启动了世界的现代文明,所以,这种博弈闪烁着历史的深度光芒。但中国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买回一架“空客”,中国必须生产高技术附加值的产品。根据调整后的中国GDP,2005年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的第四经济大国。“量变催生质变”,中国强大的经济能力需要自己强大的技术骨架,需要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需要一大批高端人才。
   中关村就是中国的技术高地、人才高地与战略高地。
   2005年,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总收入4578亿元,比2004年增长30%;新认定企业数4 390家,比2004年增长3%;工业总产值为2440亿元,比2004年增长30%;上缴税费170亿元,比2004年增长20%;出口创汇85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60%……这形成所谓的中关村现象,那就是说,在中关村发生了许多值得深思并引起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经济科技或者文化现象。
   创造的源头
   2005年,AMD、日立(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美国Ansoft公司、欧洲的智乐软件、美国甲骨文公司人驻中关村。此前,INTEL、微软、IBM、瑞士ABB、德国西门子和日本NEC已在中关村设立了研发中心。目前,9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园区设立了148家分支机构,其中研发机构有65家,中关村正成为世界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聚集地。所谓聚集地,就是技术创新的源头。
   作为对技术创新源头的中国诠释,中关村正为中国赢得荣誉与尊严。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生物技术将是决定一个国家的力量的重要方面,中关村正对接世界生物技术浪潮。1O月29日,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人驻生命科学园,该中心是国内第一家集蛋白质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为一体的专业化基地,该中心负责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是由中国领导的第一个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已有16个国家的80多个实验室参与了研究工作。l2月9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在生命科学园揭牌,该研究所已经建立了l2个实验室和3个技术中心,其中蛋白质组中心、生物信息中心、电生理实验室的装备水平达到了国际一流标准,还邀请了lO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24位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科学指导委员会。这3家生物技术中心的人驻,标志着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正成为国内最具发展活力的生物技术园区。一个有力的证明是,曾率先研制出全球第一支SARS灭活疫苗的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人用禽流感疫苗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已进入一期临床试验阶段,达到与美国、英国、瑞士等世界发达国家研制工作的同步水平。
   在航天领域,1O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安泰科技生产的材料和器件、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生产的电缆线、传感器、配电器、华旗资讯公司的电行录音及存储系统、中地公司自主研发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SGIS等多家中关村高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技术成果为“神六”的成功做出了贡献。
   在技术标准领域,7月12 日,中国3C产业的第一个国家标准一一闪联标准诞生。闪联标准是中国目前面向3C(通讯、PC、消费电子)产业的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标准。该标准作为国家行业技术标准不仅是我国信息化标准建设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同时也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的一次重要成果体现。联想、TCL、长城、长虹、创维、海信、康佳以及中和威8家闪联联盟的主导企业共同出资,成立了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同时,北京闪联信息产业协会也正式成立。
   在芯片领域,3月2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的“星光中国芯”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自主创新技术第9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与世界同行
   2005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6家企业登陆纳斯达克。至此,中关村在纳市的公司总数达到13家,占据中国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25家的半壁江山。
   2005年的上市公司创造了中国大陆企业在境外上市的五个第一:第一家中文搜索引擎企业一一百度,百度还是美国资本市场213年来首发日涨幅最大的外国公司,是第一家股价超过100美元的中国公司;第一家手机设计企业一一德信无线公司;第一家农业生物技术企业一一奥瑞金种业公司;第一家高端医疗设备企业一一源德生物公司;第一家芯片设计企业一一中星微电子公司。
   2005年,中关村已成为国内创业投资最活跃的区域,丰富的创新创业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创投机构来园区开展业务。据不完全调查,2003-2004年,园区38家高新技术企业共获海外创业投资机构协议投资额近1O亿美元。2005-年又有多家企业获得海外创投机构的大额投资,如中国移动十大短信息服务提供商之一一一北京灵讯互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获得了Tom.com投资6640万美元;青牛(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获得了软银亚洲等投资3150万美元,成为迄今为止中国软件行业最大的一笔私募融资。l1月,Z-PARK国际金融论坛吸引了来自世界银行、德国投资与开发公司、英联投资集团、美国纽约国际集团等近百家国际金融投资机构与中关村企业进行对话。
   作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的标志,2005年5月1日,联想宣布完成收购IBM全球PC业务,从而逐步实现对IBM的新联想式的整合。联想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
   超越的力量
   20年来,中关村高科技园区艰辛探索、坚忍不拔,走过了一条与改革开放伴生,与经济全球化同行,与知识经济共进,与科技创新共赢的历史发展道路。 目前,中关村园区集聚着14000余家企业,其中年收入超过1O亿元的大企业已达63家,超亿元的企业有473家;园区内有55.7万从业人员,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达到68%,当年接收应届大专以上毕业生15800余人。全年研发(R&D)支出173.4亿元,占企业销售收入总额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4个百分点。“年收入超过1O亿元的大企业已达63家,超亿元的企业有473家”表明,中关村冲刺国际的小巨人群体已然形成;“园区内有55.7万从业人员”则表明这里已经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生态即知识经济的社会生态的人群; “R&D 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4个百分点”则表明这里是科技最接近世界的一个地方。
   这就是中关村。



1.什么是中关村现象?为什么说中关村正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源头?  中关村现象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2.中关村作为中国的技术高地、人才高地与战略高地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高技术产业的引擎。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要全面贯彻这一思想,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应该怎么做?





2005年,是中关村一个什么样的年份?当我们将中关村置于中国发展的大背景,当我们将中国置于世界发展的大背景时,自然就会得出结论。
  当中国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买回一架“空客”时,当中国生产制造的高新技术产品中大部分知识产权是国外的时,当中国已经成为仅次子美国、日本、德国的第四经济大国时,当“量变催生质变”、“量变也需要质变”时,当中国强大的经济能力需要自己强大的技术骨架、需要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需要一大批高端人才时,就知道了中关村的重要。
  因为中关村就是中国的技术高地、人才高地与战略高地;因为在中关村发生了许多值得深思并引起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经济科技或者文化现象,中关村正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源头;因为对于谋求崛起的中国而言,最根本的是需要技术上的崛起;因为作为对技术创新源头的中国诠释,中关村正为中国赢得荣誉与尊严;因为中关村在促进世界科技园之间的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中关村与世界携手共进;因为不论技术、管理还是品牌,中关村的行动就是中国创造的行动;更因为2003年,胡锦涛就任总书记之始,考察的第一站是西柏坡,第二站就是中关村。2005年温家宝总理要求中关村必须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要进一步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化重要基地的优势,努力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中关村,300多平方公里只是一个地理面积,它的政策、政治、科技与文化影响力则是960万平方公里乃至整个世界。 中关村,经典诠释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具有一种历史的穿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