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壮阔的行程 大浪淘沙的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百年史,是一部中华民族被侵略、欺压、奴役的血淋淋的屈辱史,也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奋起反抗、前仆后继、英勇战斗的革命史。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在进入20世纪的那一刻,面临着这样残酷的现实--八国联军武装入侵,《辛丑条约》丧权辱国,清朝政府腐败无能,社会景象贫穷衰败,曾经创造过灿烂文明的东方古国,在内忧外患中已陷入濒临灭亡的边缘。
振兴中华的新路在哪里呢?奋斗不屈的中国人在寻找,在选择。
在辛亥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集会结社,犹如疯狂,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各种政治力量纷纷亮相,试图用自己的思路来改造中国,成立的政党最多时达300多个。但这些林立的党派大多像流星划过,转瞬即逝。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在几经失败之后,与他创立的国民党也陷入了重重危机。
1921年7月,一群年轻的知识分子,踏着五四运动催生的先进文化潮流,秘密聚集在中国南方的大都市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这些年轻人以改天换地的气概,一心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创建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会。1921年的7月,悄悄地上演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幕,成为了红色旅程的动人起点。
起点之后,是波澜壮阔的行程,是大浪淘沙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终于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命运,赢得了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追寻中国共产党80多年奋斗历程,你会发现,答案鲜明地刻印在她艰难跋涉的每一步脚印之中。她从诞生始,就以其正确的纲领路线和党员的模范行为,逐渐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迈出的第一步,便伸向了中华民族的最迫切需要。当时中国各族人民的最大的最强烈的愿望和要求,就是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解放。谁能领导人民实现这一愿望和要求,人民群众就拥护谁。
1922年,刚满一岁的中国共产党,就自觉地把这一代表人民的共同心声和根本利益的要求,写入了自己的奋斗纲领。党的二大提出的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完整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奋斗目标,在中国有政党以来的历史上,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把目光投向了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投向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在实践中去代表人民的利益。他们带着先进的思想走进了工棚,告诉工人,中国人总是以天为大,“工人”二字合起来,就是“天”。中国的工人阶级正是在这样的启蒙下,意识到了自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发出了“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的呼号。他们带着先进的思想走进了农舍,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农民的信任与拥护。彭湃,这位出身于大地主家庭的共产党人,把自己家的田契当众烧毁,把自己的田地全部分给农民。农民说:彭湃所做的事,是牺牲自己的利益为农民谋幸福的。
也正是在愿不愿意去代表工农大众的切身利益这个根本问题上,孙中山逝世后的国民党停下了脚步。1927年春夏之交,国民党右派的首领蒋介石背叛了革命,发动四一二政变,联合昨日的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而向自己的盟友--共产党和工农大众举起屠刀。一度给民族复兴带来希望的国民党,在蒋介石的手中开始走向了另一种选择。
共产党没有因为同盟者的背叛和突然袭击而被吓倒,如毛泽东所说:“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共产党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缔造了人民的军队,举行了武装反抗,组织了人民的政府,实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战胜国民党的多次“围剿”,进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西北建立了抗日基地,成为坚持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革命大本营--延安成为了思想洗礼的圣地,代表时代前进方向的灯塔。
这是一个文化精神丰富多彩的世界。这里有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学校,有激越飞扬的歌声,有平等全新的生活,有始终如一的希望和永远乐观的情绪,更有一个民族永不屈服的灵魂。正是这样一个世界,吸引了千千万万的爱国青年抛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来到这里,追逐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当他们用最原始的纺车和锄头,来支撑着民族抗战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对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追求。在那些土窑洞里,竟还有一个培养出了一批科学家的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革命老人徐特立为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写出了这样滚烫的文字:“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会发展的标志。所以,前进的政党必然把握着先进的科学。
毛泽东则说得更清楚: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作用的好坏和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和帮助的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还是解放生产力。
这是一个把人民利益视为至高无上的世界。
“雷公为什么不打死毛泽东”?毛泽东没有追究这句话是谁说的,而是反思农民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当得知是边区政府的征粮政策,给农民造成的负担过重后,一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就把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1945年8月,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在一个世纪振兴中华的奋斗中,迎来了历史性的伟大契机。然而,自恃军事力量占绝对优势的蒋介石,撕毁了国共两党签订的停战协定,向中国共产党所在的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一位民主党派人士痛惜地说了句传诵一时的名言:“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
和平的死亡换来了人民的觉醒。曾经谋取中间立场的各民主党派,也都自觉地站到了共产党一边,要求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中国政治力量的天平大幅度地向中国共产党倾斜。
扼杀和平,选择战争,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民心。庞大的内战军费开支,官员的腐败,恶性发展的通货膨胀,使国统区民不聊生,人怨沸腾。那些当年国统区学生打出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标语和口号,传达出的却是人心民意的选择。
而解放区的天,却是明朗的天。土地,给了像土地一样纯朴的农民。他们丈量着土地,也丈量着希望,丈量着自己的选择。
“最后的一口粮,做的是军粮;最后的一块布,做的是军装;最后的一个儿子啊,送到了部队上。”这首当年的歌谣,连同这如林的担架、如流的推车,一起见证了当年亿万人民是如何自觉地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在解放战争中,几乎每一场大的战役,都有成千上万的老百姓,肩挑背负,推车牵马,运送前线需要的各种物资。
什么是民心?这就是民心。什么是人民的选择?这就是人民的选择。靠了它,蒋介石的八百万军队就土崩瓦解;有了它,千万辆推车就推出了一个人民的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只是实现民族复兴这出长剧中的序幕。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序幕还不是高潮,以后的路程还会更长,更伟大,更艰苦。
1960年,毛泽东在接受美国记者斯诺的采访时,说了这样一段话:革命工作的结果,是把人解放出来了。我们还有第二个革命,就是经济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经济面貌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1986年,也是来自美国的记者迈克?华莱士,采访了邓小平。
邓小平告诉华莱士: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社会主义的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致富。
2000年,还是这位华莱士,就同样的话题在北戴河采访了江泽民。
江泽民说:社会主义就是要使全体人民都富裕起来,不但自己富裕,也要使国家富裕。我们的使命,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跨越了近半个世纪的时空,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反复回答的是同样一个问题,表达的是同一个愿望,肩负的是同样一个使命,那就是:发展生产力,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历史时空,历史已经告诉并将继续告诉人们一个基本事实:只有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只有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选择。50多年的执政,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复兴大潮,不再是陌生的期待,不再是遥远的梦想。今天的中国,在现代世界民族之林中,早已踏上了写满尊严的大国旅程。
80多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证明了自己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2.结合本案例,谈谈你是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棵树,只有深深地扎根于土壤之中,不断地吸取养料,才能够永远保持活力;一个政党要保持生机和活力,就要植根在人民群众的土壤之中。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仅有50多人的小党变成2007年拥有超过70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信念历86年而不变,意志经86年而不衰。86年的风云历程,铸就了一个成熟的政党,一个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政党。在这一过程中,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不断地为中国共产党注入着蓬勃的生机。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更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的选择。人民群众之所以信任、选择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个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是一个能够满足人民需要的无产阶级政党。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适应人民的需要,领导人民穿越战争的炮火硝烟,推翻了“三座大山”,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党适应人民希望国家繁荣昌盛,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需要,领导人民度过重整河山的艰难岁月,并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广阔前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正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改变历史命运、创造民族复兴奇迹的同时,创立了世界政党史上自强不息、奋之弥坚的一个奇迹。86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当之无愧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当之无愧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当之无愧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