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1. 资本运动的总公式

G—— W—— G’

资本:

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G ——W—— G’

2.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价值增值和价值规律的矛盾

价值增值:G’ > G

价值规律:G = W W = G’

G’ = G

G ——W—— G’

3. 解决矛盾的关键

——说明剩余价值从哪里产生

G——W W——G’

价值 使用价值

结论: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也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钥匙。

二、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1)劳动者是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支配的自由人。

(2)劳动者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东西。

2.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由维持劳动者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

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的特点:

——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三大件的变化:

70年代 自行车、手表、缝纫机

80年代 彩电、冰箱、洗衣机

90年代 私车、私宅、直拨电话

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普北班老师的收入

中国老师 4000人民币(94年)

美国老师 4000美元

使用劳动力商品

—— 进行劳动

—— 劳动创造新价值

结论: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的使用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是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

1. 劳动过程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1)工人在资本家的指挥和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 价值增值过程

——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

举例分析——纺纱工人的劳动

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

必要劳动时间 —— 再生产劳动力价值

剩余劳动时间 —— 生产剩余价值

3. 结论:

(1)剩余价值 —— 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4. 资本的分类

预付资本: 生产资料 ——不变资本c 劳动力 ——可变资本v

划分依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划分意义:

(1)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2)为考察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即剩余价值率。

5. 剩余价值率:

四、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办法

1.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实现办法:

延长劳动时间

提高劳动强度

剪辑视频《八小时工作制的由来》

2.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相对剩余价值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的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举例分析

(2)实现过程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 降低劳动力价值

—— 降低生活资料价值 —— 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3. 超额剩余价值:

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结论:

相对剩余价值是在个别资本家追求超额

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剪辑视频《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五、资本积累

1.再生产

(1)再生产的内容

物质资料再生产

生产关系再生产

(2)再生产分类

简单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 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2. 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是剩余

价值的资本化。

3. 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原因

(1)主观原因:

追求剩余价值。

(3)客观原因:

竞争的压力。

4.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2)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

(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

(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1. 基本概念

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C:V

2.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原因

(1)主观原因——追求剩余价值

个别 超额剩余价值

整体 相对剩余价值

(2)客观原因 —— 竞争的压力

竞争的核心 —— 技术

3. 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

——单个资本的增大

单个资本增大的途径:

资本积聚 —— 剩余价值转化

资本集中 竞争

                 信用

剪辑视频《资本集中和第一条铁路的诞生》

4.相对过剩人口

(1)定义

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

有大量失业的存在。

(2)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原因 一方面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劳 动力的需求会相对甚至绝对地减少;

另一方面,随着有机构成的提高,劳动力的会绝对增加。 大量妇女、儿童涌进工厂大批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成为雇佣劳动者

(3)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对过剩人口提供了产业后备军,可以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 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强对工人的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