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资本和平均利润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生产成本
商品价值:w = c +v +m
定义:
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商品价值:w = k + m
结论:
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合称为生产成本后,剩余价值表现为所费资本的增加额,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利润: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便称为利润。
商品价值:
w = k +p
利润率:
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p’ = m
c +v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但二者有区别:
A 二者所反映的经济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则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
B 二者在量上也有区别,剩余价值率总是大于利润率
2.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定义
平均利润率:
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
比率。
社会剩余价值总额
社会预付总资本
平均利润:
一定量的预付资本,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
平均利润 = 预付资本 ×平均利润率
(2)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 部门之间的竞争

社会剩余价值总量
社会预付总资本
10 + 20 +30
100 +100 +100
20%
(3)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并不排斥同一部门内部某些企业获得超额利润
3.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生产价格
生产成本加上平均利润
举例分析生产价格
部门 资 本 M 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 商品价值 生产价格
机械 90c+10v 10 20% 20 110 120
纺织 80c+20v 20 20% 20 120 120
食品 70c+30v 30 20% 20 130 120
(2)生产价格并没有脱离价值,而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A 生产价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
B 生产价格的变动最终以价值的变动为基础。
C 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商品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相等。
(3)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
A 商品交换不再以价值为基础,而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进行
B 市场价格不再围绕价值波动,而是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二、商业资本——商业利润
1. 商业资本的形成
—— 商品资本的独立化
A
G—— W …… P ……W’——G’
Pm
商品资本独立化成商业资本的条件:
(1)商人独立从事商品销售活动。
(2)商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投资。
结论: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
专门从事商品销售的职能资本形式。
2. 商业资本的职能
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3. 商业资本的作用
(1)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
(2)有利于节约流通费用
(3)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4)可以缩短流通时间
4. 商业利润
(1)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
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商业利润的量:
大致相当于平均利润。
(3)获取方式:
商业资本参加利润率的平均化。
5. 商业流通费用的补偿
(1)生产性流通费用—— 加价
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如保管费、运输费、包装费。
(2)纯粹流通费用—— 从剩余价值中扣除
由商品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如商店的建筑费、设备费、簿记费、广告费、办公费、店员的工资。
6. 商业店员的劳动
——实现剩余价值
(1)必要劳动时间
—— 商业店员的工资
(2)剩余劳动时间
—— 商业利润

三、银行资本——银行利润
1. 借贷资本的形成—— 闲置资本的借贷
闲置资本的来源:
暂时闲置的折旧费
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
暂时闲置的积累资本
2. 借贷资本的本质
(1)定义
借贷资本家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借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2)本质
一方面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体现着资本家之间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3. 利息
(1)定义
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2)利息的质和量
质: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量:零 < 利息 < 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分为:企业利润和利息
举例分析
投资 100万
平均利润 20万
投资的100万是借贷资本
企业利润 15万
利息 5万
4. 利息率
(1)定义:
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
利息量
利息率 = ——————
借贷资本量
(2)利息率变动的范围
零 < 利息率 < 平均利润率
(3)影响利息率变动的因素
A 平均利润率的高低
B 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C 习惯和法律传统
5.银行资本
(1)商业银行:
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
(2)银行资本:
自有资本
借入资本
(3)银行的信用业务
职能资本家的闲置资本
负债业务 食利者阶层的存款
居民储蓄
票据贴现
资产业务 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
投资业务
6. 银行利润
(1)质:剩余价值
银行利润—— 利息的差额——剩余价值
(2)量:按自有资本计算大致等于平均利润
7. 股份公司
(1)定义:
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合资经营的企业。
(2)股份公司产生的条件
生产社会化
信用制度的发展
(3)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
股东会 —— 权利机构
董事会 —— 经营管理机构
监事会 —— 监督机构
(4)股份公司的本质
股份控制额
大资本控制小资本的形式,也是大资
本支配其他阶层货币收入的形式。
(5)股票
持有者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
股息收入的凭证。
《股票的产生》
(6)股息的实质
—— 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 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8)股票价格
—— 资本化的股息收入
股息
股票价格 = ——————
利息率
举例分析
股票票面额 100元
预期股息 20元
当年银行利息率 5%
股息 20
股票价格= ———— = ————
利息率 5%
=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