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垄断是指一个或者几个大型企业占有一个经济部门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的生产或流通份额,并因此达成协议,垄断该部门的生产或流通,控制相关商品的价格,从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情况。垄断是从自由竞争开始的,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社会从事生产和流通活动的经济主体,主要是私人资本家所有的资本主义企业,各个企业不断通过资本积聚和集中扩大规模,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抢占优势。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走向垄断。因为当一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或流通为一个或几个大企业所控制时,竞争对手之间势均力敌,继续竞争可能会两败俱伤,它们必然会放弃竞争,通过协商达成协议形成垄断,并能坐享垄断带来的高额利润。 垄断组织是指若干个资本主义大企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某一部门或几个部门绝大多数产品和销售及原料市场,以保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组织。最初的垄断组织形式是一些临时的、短期的垄断协议。现在的主要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但无论是那种垄断组织形式,其实质都是垄断资本家通过垄断生产和市场,更多地榨取劳动者的血汗,以获取高额利润的工具。 答: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流通中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具体来说,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通过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获取对其他非垄断企业的利润,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掠夺,取得的海外利润及其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的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几种形式实现。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大体可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垄断高价是指垄断资本在出售自己的产品时规定的超过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垄断低价是指垄断资本在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其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3.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大的发展?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其主要特点是国家直接掌握垄断资本,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相结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由于社会化大生产本质上要求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计划、协调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问题,这就必然会要求国家利用政权力量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以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运行。于是就产生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有:第一,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来筹集大规模建设所需的巨额资本。第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公共设施的需要越来越多,而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第三,由于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项目资金投入的回报周期较长,是私人资本也往往不愿涉足。第四,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需要国家出面进行干预和调节,靠国家的力量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缓解生产过剩危机。第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以克服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影响。第六,随着垄断的加剧,资本主义国家中各方面的矛盾威胁着其社会和国家政权的稳定,在经济利益关系调整方面,也需要国家的进行再分配。 答: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国际化与资本的国际化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社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当社会分工越出了国界,就进一步发展为国际分工。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世界各国经济联系也就越来越紧密,各国的经济的孤立性和闭关自守的状态就被打破,资本主义的生产日益向着国际化生产和交换的方向发展,也就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即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并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并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它主要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三方面内容。生产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高精尖产品和工艺技术的出现,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的加强,各国在生产上密切配合的趋势。贸易的全球化表现在科技革命推动下,新兴产业的发展,国际产业结构的变化等要求各国间进行产品的交流和各国贸易范围和外延的扩大。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的输出意味着资本国际化的开始。资本全球化就表现为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世界货币资本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体系也有了大的发展,使得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答: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更替,是生产力发展及其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自然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进入历史的舞台,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资本主义最初的发展时期,它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的。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也会演变成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形态,并会被更先进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所代替,这也同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初期,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而是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的。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生命周期或总过程来看,垄断资本主义进入了资本主义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后期。虽然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都曾对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但是,这是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暴露出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面。虽然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但是它终究不能解决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基本矛盾。 在资本主义发展后期,生产力的高度社会化,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它使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达到了更高的程度,进而也为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