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答: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这是因为: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以往不同私有制之间相互取代所发生的革命不可比拟的。自从原始社会公有制解体、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一直是以一种私有制取代另一种私有制。而无产阶级革命是消灭私有制的革命。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第三,以往的革命都是为少数的资产阶级谋利益的,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私利,他们的存在和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没有矛盾和冲突。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是所有者又是劳动者,他们的利益与社会的发展、人类进步的总方向总趋势是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它的阶级利益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无产阶级革命必然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最广泛的革命。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夺取政权并不是其最终目的。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经过一段过渡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经过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使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得到全面发展,进而迈向共产主义,这才是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远景和方向。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答:民主具有阶级性的,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会形成不同的民主类型。社会主义民主与以往的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主,首先,它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在国体上体现为,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国家,在整体上,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劳动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其次,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一种手段,它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归根结底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另外,社会主义民主又是人们在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奋斗和追求的目的,把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目的,作为战略目标和任务,才能更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因此,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过程中,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尊重客观规律和人民的意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有哪些重要论述?

   答: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经过一个过渡时期,建立起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新社会制度,并将其称为共产主义的第一个阶段,而后再发展为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其中共产主义第一个阶段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的公有制;根据社会的需要对社会生产进行计划管理和调节;劳动者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经过一定的扣除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商品经济消亡;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消失;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
   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根据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新特征,以及领导苏维埃俄国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做了进一步论述和概括。他把马克思所描述的第一个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把未来社会的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他认为,在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要经过一段过渡时期,这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道路进行激烈斗争的时期。然后建立起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再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和人类社会得到的全面发展,进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4.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

   答: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不仅要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建立起无产阶级的统治。而且要将无产阶级政治统治和社会主义民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就是改造社会,发展生产、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是大多数人对极少数人的专政,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的新型政权。在无产阶级专政下,人民群众享有广泛而深入的民主。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保护人民,为人民谋利益的新型的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产阶级社会。同时,这也必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进程。在这段历史进程中,国家政权肩负着繁重的历史任务,包括镇压一切反社会主义敌对势力的反抗与破坏,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巩固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公有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社会,领导与组织社会主义建设,防止外敌侵略和颠覆,支持和维护世界和平。没有坚强的无产阶级专政,就无法完成这一历史任务。

5.怎样认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答: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都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有其必然性,但同时也会在其建设社会主义得过程中面临国际和国内的种种挑战。首先,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规律,生产力长期跳跃式的增长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建设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任务还很重。所以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要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次,社会主义民主是最高类型的民主,但其开始时仍是不完善的。因为经济文化落后同时也表现为民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所以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再次,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中发展的,它们面临着国际上的极为严峻的挑战。最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对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逐步加以认识和利用,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这也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发展社会主义事业长期性、艰巨性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