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为0起点,即只要正常入学的学生均可直接修读本课程。鉴于本课程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尽管本课程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课程,但计算机技术发展较快,软件版本更新速度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技能培养和理论学习的密切结合,强调对基本概念的掌握,促使学生能够利用基本概念举一反三地解决实际问题;
注意引导学生加强对计算机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学习。
不论是课堂授课还是课后思考,都应该注重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即:
首先提出具体要实现的任务,要求学生了解解决该任务的基本思路;
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正确的方法和步骤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在处理具体问题过程中得到提高;
每个模块都应提供一定数量的实践题目,作为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要求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在组织实践活动过程中,注意开展分层次教学,以“最临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多层次、多角度地提供实践性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