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能够唯一地标记网络中的一台设备,便于网络进行路由。IP地址是一串纯粹的数码,具有不便于记忆,无法体现网络站点特性等缺陷。在人们应用网络的过程中,为了直观地呈现站点的特性并便于记忆,人们提出了域名的概念,使用与自然语言相近的字母组合给网络站点命名。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的英文名称为: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为bnu,那么就可以用bnu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简称。又因为网络上站点众多,站点间的层次关系复杂,为减少重名和明确站点间的层次关系,人们按照英美国家书写地址的习惯描述站点的层次关系。例如,由于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的一所大学,隶属于教育部门,于是其网络名称为:bnu.edu.cn。其中cn表示“中国”国家,edu表示教育机构,bnu表示北京师范大学。这就是当前Internet中使用的域名系统的由来。
在TCP/IP中,计算机网络内的数据包是通过IP地址来标记发送方和接收方的。那么,如何才能把网络站点的域名转化为IP地址呢?其实很简单,在服务器上做一个数据库,构造出一份域名和IP地址的对照表就可以了。那个安装了域名和IP对照关系的数据库,并提供了实现二者转化功能的计算机就被称为域名服务器,即DNS服务器。DNS的职责就是把客户端请求解析的域名转化为IP地址并发送到客户端,从而建立客户端与远程服务器的连接。
由于全世界网络站点众多,域名与IP地址的对照关系复杂。为简化管理,减轻总域名服务器负担,域名采用分级管理。在地球范围内,有数量众多的域名服务器,并形成一种层次结构关系。
Internet服务器或主机的域名采用多层分级结构,一般不超过五级。采用类似西方国家邮件地址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书写方式,各级域名也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地址序列内的各个名称之间用小数点隔开。
对于美国以外的国家和特殊地区,其顶级域名为国家名码或地区名码,然后是类别或者行业名称。其基本结构为:“子域名.域类型.国家名码”。例如:pku.edu.cn。
一般每个国家都有一个国家名码,它由两个字母组成。例如中国的国家名码为cn,日本的国家名码为jp。国际上流行的常见域类型有:com代表公司或商务组织,edu则代表教育机构,gov代表政府机构,mil代表军事组织,net代表Internet网络机构,org则代表非盈利组织。子域名可由一级或多级子域名字符串组成,各级子域名之间也用小数点隔开,如果子域名中包含多级子域名,则按照从左向右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例如cen.bnu.edu.cn中的cen.bnu。
两台不相关的服务器不能使用完全相同的域名,但一台服务器可以具有多个域名,以区别它所提供的多种服务。常见的域名格式如下:
ftp.microsoft.com,由于这台服务器不含国家名码,域类型com为商业公司,子域名ftp.microsoft中的Microsoft代表拥有它的公司名,ftp特指这是一台提供文件传送服务的FTP服务器。
www.cernet.edu.cn,其顶级域名为cn,代表中国,域类型edu为教育,子域名www.cernet中的cernet为拥有它的网络机构的名称,www特指这是一台提供Web(网页)服务的服务器。
www.bnu.edu.cn,其顶级域名为cn,代表中国,域类型edu为教育,子域名www.bnu中的bnu为拥有它的单位的简称,即北京师范大学的英文简称,www特指这是一台提供Web服务的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