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之间应该彼此尊重。幼儿教师首先应该尊重同事的人格与尊严。在此基础上,尊重同事强调要尊重同事作为普通社会成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与作为幼儿教师所享有的专业权利。
尊重他人的基本权利,不诬陷、诽谤、辱骂或蔑视他人,并对他人的隐私保守秘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该遵守的规范。在这方面,幼儿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决不侵犯同事的基本权利或影响同事权利的实现。
这点对幼儿教育管理者显得更具有现实启发性。它提醒幼儿教育管理者要谨慎使用自己的管理权力,以防不自觉地侵犯幼儿教师的基本权利。例如,幼儿教育管理者应当为同事保守工资薪酬、专业绩效方面的秘密,以及其它如年龄和家庭情况等个人信息,不随意向外公开,除非征得当事人的同意,或者是为了保护幼儿的利益,或开展专业合作所需。即便是要惩戒某一位同事,在过失或错误认定之前,幼儿教育管理者也应保守秘密。
幼儿教师应当尊重彼此的专业权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拥有六项专业权利。这一规定同样适用于幼儿教师。
具体来讲,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对同事的尊重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尊重同事之间工作的多样性。第一,幼儿教师应该尊重承担不同工作角色的同事。在幼儿教育机构中,幼儿教师是承担幼儿教育工作的主要人员。但是,除了幼儿教师以外,一般的幼教机构中还会有保育员、 保健医生、后勤服务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或科研人员等。幼儿教师应当认识到,幼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在多种工作角色的相互配合之下完 成,每一种工作角色都应该得到尊重。
第二,幼儿教师应该尊重在同一工作岗位上同事之间的不同表现。每位幼儿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同样是幼儿教师,对同一个教育情境的反应会是不同的。幼儿教师应当尊重同事的多样化表现,不能以个人的喜好来干涉同事的工作,也能不用自己的专业判断来替代他人的专业选择,除非能够理性地证明同事原有的选择是错 误的或者对幼儿有伤害。
第三,尊重同事,要保证在对同事进行评价时只对其做与专业相关的评价,并且要根据客观事实来进行评价。尤其,在进行招募、考核、留用、升职或解雇等抉择时,幼儿教师要谨慎客观地对同事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价,不能将个人情感和无关的个人因素放入其中,以免影响评价结果的公正。例如,不能因一个人的性别、种族、原籍、宗教信仰、年龄、婚姻状况、 家庭结构、身体状况、性取向等因素来决定是否留用一名幼儿教师,除非这些个人因素有可能对幼儿造成伤害。
另外,尊重同事,并不意味着同事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批评指导。只要这种批评不带有轻蔑的味道,是基于客观事实的批评,且不违背尊重他人这一基本原则。对于批评者来说,正常的批评是对同事关心,对专业负责的一种表现。对于受批评者来说,应该正确地、积极地看待同事的批评。只有在同事的关心和批评下,自己才能看到自身的不足,得以改正错误。
(一)办公室礼仪
在幼儿教育机构中,办公室、备课室或教研室是同事交往集中的地方。在这些环境中,尊重同事显得尤为重要。同事交往中的怠慢或差池会让对 方产生不愉快的感受,甚至引发矛盾,破坏同事之间的合作关系。
在办公室、备课室或教研室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幼儿教师对同事的尊重具体表现在——
1. 着装规范,仪态端庄,不随意穿脱衣服鞋袜,不做挖鼻孔、 剪指甲等动作。
2. 语言文明,对同事使用敬语,例如“拜托”、“麻烦”等。
3. 保持办公环境整洁,用过的物品及时归位。
4. 保持良好的个人情绪,不在办公环境中发脾气或发牢骚,也不宜过度兴奋或喧哗打闹。
5. 在大家共同使用的办公环境中,接打电话或与人讲话的声音大小要适宜,避免对同事的工作产生干扰。同时,最好把个人手机铃声调成静音状态,防止来电影响他人。
在与同事交谈时,忌谈论个人生活,忌炫耀或卖弄,以免引起彼此间的嫉妒。
7. 对听到的有关同事的议论,忌断章取义地理解,更忌向他人传播不可靠的“小道消息”。
8. 尽量不在办公环境中吃东西,尤其不要在同事都工作的情况下一个人吃东西。如果同事集体在办公场所用餐,要注意用餐礼仪,并且在用餐后尽快收拾好办公桌,恢复办公室原貌。
9. 在使用公共设备时,要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使用时要爱惜设备。使用后,要及时恢复设备的初始状态。例如,用完后顺手关掉打印机或复印机,用过办公电话后轻轻地将电话放好等。
(二)教研活动礼仪
教研活动是同事交往的主要内容。在组织教研活动时,幼儿教师要注意尊重每一位同事,调动每一位同事的积极性,给予每一位同事发言和参与的机会。尤其,要合理地安排活动时间与地点、参加人员的座位和发言顺序,使每一位同事都感到被尊重。具体来讲——
1.要提前确定教研活动的时间和地点,找大部分参与人员都能够出席的时间,并提前通知参与教研活动的同事做好准备。临时通知同事的做法常常会让同事感到不受尊重。
2. 在通知同事参与教研活动时,要具体明确地告知同事教研活动的主题、目的、参与人员和时长,供同事统筹个人活动前后的安排。如果有书面通知更好,方便同事把握活动信息。只通知同事参与活动,却不提前告知同事活动主题和目的的 做法不可取。
3. 在教研活动时,一般采取圆桌式座位安排,方便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如果是椭圆式的会议桌,可将主持人和主要发言人安排在圆桌的一端或一边的中间,方便主持人和主要发言人关照全局。
4. 在教研活动中,大家的发言顺序可以根据活动议题灵活安排,重要的是要保障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请每位参与的同事轮流发表自己的观点。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秉着自愿原则挑选同事发言。
参与教研活动的幼儿教师也要注意尊重每一位同事。首先,参与活动的教师应准时到场,最好提前两到五分钟到场。到场后,要接受组织者的安排与引导,表示出对整个活动的应有尊重。其次,在活动过程中,对同事的发言内容无论同意与否,都应该表示应有的尊重。不能对同事的发言做出轻蔑的表情或者做出情绪化的反应,也不能在同事发言时私下“开小会”,更不能为了不同的意见而发生人际冲突。如果对同事的意见有不同的看法,最好在同事发言后,理性地、冷静地向在场人员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建议大家在多种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结论。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